【重磅消息】稅務機關集中曝光中介機構等5起涉稅違法案件
發布日期:2022-01-27 瀏覽次數:
稅務部門曝光中介機構等5起
涉稅違法案件
2022年01月26日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稅警在聯合查處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團伙時發現,廣西南丹縣柳吉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和江西省南城縣明華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兩家中介機構及南丹縣代理記賬人員張利君,為犯罪團伙虛開增值稅發票提供幫助,牟取非法利益。
經查,2020年至2021年期間,兩家中介機構及張利君在所代理的25戶個體工商戶沒有任何實際業務發生的情況下,幫助犯罪團伙領用、虛開增值稅發票18712份,價稅合計金額18.08億元,并從中非法牟利。
目前,南丹縣人民法院已依法對虛開犯罪團伙成員及中介機構和個人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1年至14年不等有期徒刑,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并處以相應罰金。其中,廣西南丹縣柳吉會計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柳吉、江西省南城縣明華會計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鐘耀明及主要工作人員徐洪燕和廣西南丹縣代理記賬人員張利君等四人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處1年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
河池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有關中介機構幫助犯罪團伙虛開發票、偷逃稅款,嚴重擾亂經濟稅收秩序,危害國家稅收安全。下一步,稅務部門將聯合有關部門,持續保持嚴厲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同時對幫助虛開騙稅、偷逃稅款的中介機構和人員進行聯動檢查,一并依法嚴肅處理,營造法治公平的稅收環境。
2022年01月26日
經查,閆慧平及數名獨立從事涉稅服務人員與虛開團伙相勾結,以稅務代理為掩護,虛假注冊空殼公司,違規辦理實名認證、變更登記、領用發票、代理記賬,違法套用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并對外虛開發票,虛開發票1.7萬份,價稅合計金額15.94億元。
目前,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已依法對18名被告人以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分別判處8個月至15年不等有期徒刑,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并處以相應罰金。其中,閆慧平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其他涉稅服務人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至7年不等。
烏魯木齊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在常態化精準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的基礎上,嚴厲打擊幫助不法分子套取稅收優惠、偷逃稅款的涉稅“黑中介”。同時,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強化對涉稅中介機構的引導和管理,進一步規范涉稅專業服務,切實維護正常稅收秩序。
===================
陜西延安市稅務部門
依法查處跨省系列虛開發票案
2022年01月26日
稅警聯合專案組先后赴山西、河北、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新疆等15省(區、市)90多個市縣,深入200余家公司調查取證。經查,犯罪嫌疑人利用空殼公司,制造虛假購銷合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5162份,價稅合計金額近10億元。目前,案件已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陜西省延安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務、公安、檢察、海關、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六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機制作用,進一步加大對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的常態化精準打擊力度,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
深圳市稅務部門
依法查處一起虛開騙取出口退稅案
經查,騙稅團伙獲取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勾結“配單”公司違規取得報關單據騙取出口退稅,涉及騙稅企業7戶,騙取出口退稅4478萬元。目前,案件已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深圳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按照六部門常態化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部署,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對稅收違法犯罪行為“露頭就打”,保障國家稅收安全,維護經濟稅收秩序,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
江西九江市稅務部門
依法查處一起虛開騙取出口退稅案件
經查,該犯罪團伙通過注冊多家企業,購置廢舊二手設備營造虛假生產的假象,以虛開發票、低值高報、偽造合同、買賣外匯等方式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3230份,價稅合計金額51.41億元,騙取出口退稅1.31億元。該案已由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
江西省九江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推動實現對虛開騙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懲處從事后打擊向事前事中精準防范轉變。同時,依托稅務、公安、檢察、海關、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六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機制,繼續保持打擊虛開騙稅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精準有效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違法犯罪行為。
稅務部門曝光中介機構等5起
涉稅違法案件
稅收大數據精準監管作用日益顯現
露頭就打?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汪方軍表示,對違法犯罪者的嚴厲打擊就是對守法者的最好保護,稅務部門不僅嚴厲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行為,還依法查處中介機構的涉稅違法行為,這充分表明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的力度越來越大,稅收執法也越來越嚴。
據了解,這是稅務部門又一次曝光中介機構涉稅違法案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中介機構本應發揮服務和便利納稅人依法納稅的積極作用。但一些涉稅中介機構利用自身專業特長,以所謂“稅收籌劃”的名義幫助不法分子偷逃稅款,違反了國家法律和行業規范,必須予以嚴懲。
2021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就加強涉稅專業服務行政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出明確規定。
“涉稅中介是稅收專業服務的工作者,必須依法依規執業,堅持底線思維,守法誠信經營,不得提供有損國家稅收利益和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的服務,不得惡意進行政策解讀,不得對有關企業和個人進行以偷逃稅款為目的的惡意稅收籌劃,要幫助納稅人繳費人依法依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其增強誠信納稅意識。”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常務副會長謝濱表示,此次廣西河池市和新疆烏魯木齊市稅務部門對幫助犯罪團伙虛開發票牟取非法利益的中介機構依法進行處理,具有強烈的警示和震懾作用。
久久為功?由專項行動走向常態化監管
數據賦能?讓不法分子無處遁形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楊燕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隨著稅收大數據作用的日益顯現,稅務部門在加強稅收監管方面,正在實現從“主要依靠經驗檢查或外部舉報發現”到“依托稅收大數據精準分類監管”的轉變。
據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深入推進以“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對高信用低風險的納稅人少打擾、不打擾,對低信用高風險的納稅人嚴管理、嚴監督,對不法分子惡意偷逃稅行為堅決查處、嚴厲打擊,在切實維護國家稅收安全的同時更好服務國家治理。
多名專家表示,以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為主、其他手段為輔的稅務精準監管利劍已經高懸,因此提醒一些罔顧法律的不法納稅人,切莫存有僥幸心理。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認為,依托稅收大數據,不僅稅收監管更加有力,稅收服務也更加精準。稅收大數據在稅收監管和稅收服務上的充分運用,體現出稅務執法和稅收服務的結合,既依照稅法規定嚴格執法,維護社會公平,又優化了執法方式、服務方式,全方位提高稅務執法、服務、監管的能力,更好營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